“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由着熟、懂劲以后才能阶级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就是说你慢慢地熟了以后,才会真正地懂得在动手当中阳不离阴、阴不离阳的道理。体悟到这种概念以后就叫懂劲。懂劲以后,会越来越熟,会觉得和人家动手越来越神妙,越来越得心应手。但是你如果不是苦苦地去练,还是很难豁然贯通。我们说的王宗岳拳论的主要理论,到这里就讲结束了。下面的虚灵顶劲、气沉丹田等等只是一些具体的练习方法了。“虚灵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下面我们谈的是拳术的一些基本...
“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这两句话是告诉我们上面这些道理懂了之后,就需要练习。不然的话,我们大家都说,我懂了道理学了方法,但到用的时候,还是过去的老习惯。这个是很自然的,这就叫习气。最自然出来的东西,就是你的习惯,所以这很正常。平时练得蛮好,一旦正式动手,又把弄堂里那一套砸来砸去的方法拿出来了,因为这是你最熟悉的东西。既然知道了好的东西,怎么样让它变成我的新习惯呢?就是要着熟。把生的一套好方法练熟了,原来熟悉的、不对的东西,让它渐渐地生疏。这和任何修行,都是一样的。在这个正确拳理下,...
“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在太极的状态范围内,感受到对方的力量时,我用感知柔化而动,让我的身体均匀走化对方的压力,不可用顶抗或拙力拨挡。在这走化的过程中,我还要由此得到对敌发放的机势,让敌人势卸而陷入被动挨打之状态,在我大势所摧之下不能也不敢摆脱,如被粘一样。要注意这个走化和粘是一件事,并非先走后粘,或先粘后走。走就是蓄势,而对方落空,自然背势而被粘。若能体会也可算懂劲了。“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人家快你也快,人家慢你也慢,这个很容易说,就是叫听劲。人家是三两一,你不能是三两二。不是去...
“动之则分,静之则合”动之则分,就分成阴阳;静之则合,就合为无极,即感知状态。阴阳是在这个前提下产生的。在太极图上我们把有黑点的白色的区域称为阳,有白点的黑色的区域称为阴。有很多人解释过太极,但是从练功夫上来说,我对他们的解释都不满意。我的老师曾对它专门做过解释,实际上古人是以非常直接简单的方式用这个太极图来解释太极的:白色有黑点的区域,白色代表没有东西的地方,黑点是你的神意,是要守住的;黑色有白点的区域,黑色代表有东西的地方,白点是你的神意,神意是空的。所以两个人接手,我身体要保持空灵,要让它...
“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拳论的第一句 “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有很多人看拳论,首先就把这句话忽略而过,认为这是古人写书的一个潜台词,不说好像没有文化,说了也没什么真正特別的意义。但实际上我们练拳的人,真正要进入太极之门,必须要把这句话搞清楚。太极拳的基础是什么?就是无极。无极是什么呢?就是这个 “炁” - 神气。不从这里入门,实际上你练的根本不是内家拳,更不要说是太极拳。要做到无极,有练法吗?有的,道家将天人合一、人我天地为一体、与道合一的状态称为无极。有人可能会问,人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