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 (一) 太极拳与钢琴 吕净寰 郑曼青是太极宗师杨澄甫的弟子。有一次郑曼青被逼得不得已和人过招, 一接手便把对方打得飞了出去。动手前他先向旁观者声明:你们若看到我手动, 我就不姓郑! 他这句话表达了太极拳的一大特点, 值得从两方面进一步思考。从旁观角度, 它表达了太极拳神奇的一面: 他人只见到效果但全不理解过程 (有人形容太极者为 「如有神助」)。从练拳角度, 「手不动」 是一根本指标。练好太极拳必须把手动的本能习惯彻底练掉。无论练拳架还是推手, 手都不可动。手不动并不是手停留在某一处而不动。意思...
五、释疑篇: 任刚老师 (真太极先生) 太极拳网络问答录 问:十六关指什么?三寸嫩芽是隐指吗? 答:是十六关要,不是十六关。三寸嫩芽是指你通过全身挺在腰上的运动,渐渐会发现形成了一个能指挥全身的灵动的一段,位于命门之下。若真能如此,内家拳有望了。 太极十六关要:活泼于腰,灵机于顶,神通于背;勿使气行于顶;行之于腿;踨之于足;运之于掌;足之于指;敛之于髓;连之于神;踨之于膝;;息之于鼻;呼吸往来于口;凝之于耳;浑然一身;全体发之于毛。 问:我近日练拳,腰脊一点处旋转时有抽丝剥茧的味道,不知对不对?...
四、拳论篇:《王宗岳太极拳论》 释要 (一)《王宗岳太极拳论》 原文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由著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 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斯技旁门甚多,虽势...
习练篇 练好太极拳先要了解的几件事 (一) 论 「氣」 和 「炁」 太极拳在最近这一段时间是非常热的。我也碰到很多工商业界的领袖人物,或者是政界人士,或者是明星,都说喜欢太极拳。这几年来,大家都花了很多精力,去弘扬太极拳,开很多武馆,但是大家还是把太极拳理解成一项骨肉的运动。常常能听到 「姿势标准不标准?」「样子好看不好看?」 之类的评价,然而对太极拳的内涵和产生它的哲学背景,却很少有人去研究。 其实这些才是真正练好太极拳的途径。 那么太极拳最主要的内涵是什么呢?要知道这些大家首先必须要去...
文化篇:(一) 从太极拳去实践中国文化 多数朋友练习太极拳是有两种原因,一者,想要圆满自己的武侠梦,希望通过太极拳的练习成为一个武林高手。年轻一辈学太极之人常有这样的梦想;二者,人到中年事业有成之后,发现自己为了事业付出了太多,长期的辛劳让自己健康付出了很大代价,于是想要养生了。太极拳当然的成为一个很好的选择。但还有一个练习太极拳的理由被大家忽视了,而它恰是太极拳的灵魂。那就是用太极拳来实践中国文化。缺了这个,太极拳只是一个个动作的组合,不见得好于其它形式的体育运动。 为什么我...
《太极拳行法释要》 由著名内家拳大师蔡松芳先生,太极拳界前辈何基洪先生,香港武术联合会会长霍震寰先生作序。全书由文化篇 (从太极拳去实践中国文化)、习练篇 (练太极拳的三要素:目的地、船、划船之法)、拳论 《王宗岳太极拳论》 释要 (原文及拳论讲解)、释疑篇 (太极拳问答) 四个部分组成。作者任刚先生在书中提出了许多杨式太极拳的新论点和新的技击方法,并毫无保留地公开了杨式太极拳中鲜为人知的秘诀。 序一 拳法精妙心怀远大的太极龙象 蔡松芳 我与任刚初识是在 1987 年,岁月荏苒,一晃也有将近 30 年的光...
秋风万里灏气清,最是人间月分明!杨氏太极拳传人任刚先生再开山门收徒传道,太极门内弦歌不绝,大道流行!(任刚:上海市沉香香道非遗传承人、太极拳武术家、作家、沉香香品制作技艺大师。中国香道协会副会长、上海市非遗保护协会副会长、交通大学海派文化研究所研究员、海派文化研究社副社长、上海市雍荷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10 月 6 日,多位武林耆宿、武术名家以及众多来自京沪江浙等地区太极拳术爱好者济济一堂,观礼杨氏太极拳传人任刚先生的收徒仪式,一同见证了中国传统武术道相授,身心安的精神延续。收徒仪式遵循古礼,...
太极拳是代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武术拳种,也是最能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太极拳富含丰富的文化哲学内涵,倡导以柔克刚,不丢不顶等原则,蕴含对立统一、辩证包容的理念,边体悟,边心悟,可以达到身心双修,促进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平衡。兴业银行上海分行私行部自 2016 年起为私人银行客户开设太极研修沙龙,至今已连续开课近一年,为私人银行客户的财富和健康保驾护航。本月,我行在原太极养生班的基础上,开设了高端客户研修课程,为高端私行客户提供更全面的太极修行体验,高端研修课程邀请了上海自道精舍机构的创始人钟鹰...
要说到师父任刚,必须先提起师爷董斌。1999 年的初夏,应该是六月的一个周六吧,那是我学拳的第三年,我经常会抽空全上海转转寻师访友。那天无意中就走到人民广场的博物馆西侧,看到有一群人围在一起,我就过去看了一下,这一眼改变了我一生。我看见一个极其瘦弱年约 80 的老爷子在和别人试手。只见他伸出一个手指头任人握住,然后任其掰手指,而老爷子神色自如,悠然自得,之后老爷子说:现在轮到我了吧,只见他拇指食指一握对方手掌,对方瞬间跪在地上!看见这一幕我震惊不已!当时我就挤上前去,对老爷子说我也很想试试,他一手夹着...